基金评委会近期对20余名被推荐和申请人进行了审查和评议,确定了以下人选为2007年度海峡两岸林业敬业奖励基金获奖侯选人,现予公示。公示期自7月21日至8月20日。
洪菊生 1935年9月生,中国林科院研究员,林木遗传育种首席科学家。1959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林业专业,毕业后长期在中国林科院工作,曾任中国林科院副院长、国际林联执委。40多年来,他一直活跃在科研生产第一线,先后从事次森林经营、林木遗传改良、森林培育等研究,获得多项重大研究成果,主持的“杉木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分”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,主编或参编专著25部,发表论文98篇,为推动林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孙祯元 1936年10月生,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,沙漠治理专家。1962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水土保持专业,毕业后先后在榆林地区林业局和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工作,他热爱治沙事业,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沙漠第一线从事沙荒治理研究,取得了丰硕成果,主持的“榆林沙荒大面积植树造林扩大试验”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,在国内外发表论文、专著30余篇(部),对榆林地区治沙事业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,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。
周定国 1949年9月生,南京林业大学教授,国家重点学科“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”学术带头人之一。1978年毕业于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木工专业,后获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,一直从事木材加工的教学与科研工作,特别在人造板领域成果显著,主持的“南方型杨树(意杨)木材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”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并获得7项发明专利,为推动木材加工领域科技进步和帮助农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骆有庆 1960年10月生,北京林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教育部森林保护创新团队带头人。1982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森保专业,后在北京林业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。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在森林保护的教学和科研第一线,在林木钻蛀性害虫和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方面研究成果突出,主持的“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持续控制技术研究”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被列为国家“天然林保护工程”的科技支撑项目,并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。
海峡两岸林业敬业奖励基金评委会
2007年7月21日